首页

我要女王免费踩踏视频

时间:2025-05-28 23:31:17 作者:中方:愿同东盟、海合会加强三方伙伴关系 浏览量:67049

  广州港(601228.SH,股价3.53元,市值266.32亿元)的人事变动还在继续,这一次是公司总经理。

  4月11日晚间,广州港披露,董事会于近日收到公司董事、总经理陈宏伟的书面辞职报告。陈宏伟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总经理职务,同时辞去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委员和预算委员会委员职务。辞职后,陈宏伟不再担任公司其他职务。

  而在几天前,广州港董事长李益波就宣布辞职。值得一提的是,李益波和陈宏伟相继宣布辞职期间,广州港披露了2023年年报。去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1.9亿元,同比增长3.5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0.01%。

  总经理因个人原因辞职

  4月11日晚间,广州港披露公告,董事会于近日收到公司董事、总经理陈宏伟的书面辞职报告。陈宏伟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总经理职务,同时辞去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委员和预算委员会委员职务。辞职后,陈宏伟不再担任公司其他职务。

  公告显示,根据《公司法》《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陈宏伟的辞职未导致公司董事会成员低于法定最低人数,不影响公司董事会的正常运行,其辞职报告自送达公司董事会之日起生效。为保证公司相关工作顺利开展,总经理空缺期间,暂由副总经理郑灵棠代行总经理职责。

  根据广州港2023年年报,陈宏伟历任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总工程师,广州港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宏伟,1966年出生,今年已58岁。郑灵棠历任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纪委委员、组织人事部部长。现任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纪委委员,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就在4月3日晚间,广州港披露,近日收到公司董事长李益波的书面辞职报告。李益波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董事长、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董事会预算委员会主任委员及各所在专门委员会委员等职务。辞职后,李益波不在公司及公司控股子公司担任其他职务。

  不过,广州港集团官网显示,李益波仍然是广州港控股股东的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益波于1965年10月出生,是广州港的“老人”,他曾任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根据广州港集团4月1日官网信息,近日,广州港集团在港口中心206报告厅举办扩大会议,李益波在动员讲话中强调,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关系,推动港口事业高质量发展。

  根据广州港集团官方微信公众号2月27日信息,陈宏伟还参加了集团公司与中远海特、中远海物流的战略合作座谈。

  去年营收净利润双增长

  广州港是华南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码头运营商,具备各类大型船舶的靠泊能力,拥有完备的综合货物处理体系及配套设施,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持续保持全球港口前列,集装箱作业效率居于全球港口领先地位。

  此番广州港董事长和总经理双双辞职,也引发投资者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李益波和陈宏伟相继宣布离职期间,广州港披露了2023年年报。

  根据广州港2023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1.9亿元,同比增长3.5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0.01%。

  公司全年共完成货物吞吐量5.5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392.1万标准箱,同比分别增长3.1%和3.8%。2023年,广州港远洋集装箱船舶平均在港和在泊停时均居全球前列。至于综合物流方面,广州港去年完成海铁联运量43.6万标箱,同比增长96.4%,位居大湾区第一。

  总体而言,在李益波担任董事长、陈宏伟担任总经理期间,广州港的营收仍然保持正向增长。

  记者|胥帅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江苏省城建档案管理办法》今年11月起施行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通过“祖国情 中华行”研学活动,新疆青少年更加切身地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强大魅力与祖国科技创新的丰硕成果,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各民族紧密团结、携手奋斗的浓浓亲情,激荡起更加深沉的爱国情怀和更加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广西桂林举行第二届中药(壮瑶药)药膳大赛

“新疆耕地资源稀缺。我们提出发展板下经济,在光伏板下的空地上铺设滴灌带,引导团场职工种植中草药,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收益。”张高峰介绍说。

香港菁英会组织青年在京开启考察之旅

今年上半年,郑州航空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0%。

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

3D打印技术能够在太空中快速制造所需的零部件和工具,为太空维修工作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当航天器关键零部件出现损坏时,太空维修必须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完成,但航天运输工具有限的空间和高昂的运输成本在传统上都阻碍了备份替换效率。借助3D打印技术,航天员可以快速获取形状不规则的零部件,及时进行维修、替换,大大减少等待时间和运输成本,足以提高任务灵活性和可靠性,避免太空维修时机延误的潜在风险。

中国财长:中国财政可以实现收支平衡

当地时间2月22日,美国"直觉机器"公司表示,其研发的月球着陆器"奥德修斯"(Odysseus)已经在月球上降落。这是时隔50多年美国航天器首次登月。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